永州日報訊(通訊員 李先志)藍山縣搶抓全省唯一縣級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機遇,以成功組建縣行政審批服務局為抓手,有效做到“一局一章”管審批、“一審三分離”明界限、“一事一表”有方向、“一門一網”雙增速、“一鎮一村”就近辦,實現“減事項、減環節、減材料、減時限、減人員”的“五減”目標。各類審批事項時限減少率、環節壓縮率、材料精簡率分別達60%、50%、30%以上,不僅有效打通了基層減負和服務企業群眾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而且更讓權力“瘦身”,優化了營商環境。
重組架構,職能集中,實現“一局一章”管審批??h委、縣政府研究制定《藍山縣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方案》,向市政府、省人民政府逐級上報,2019年8月20日經省政府同意,省委編辦、省司法廳、省政務局聯合下發《關于推進藍山縣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工作的函》,同意永州市在藍山縣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工作,從法律上賦予了藍山縣行政審批服務局集中審批、一枚章審批的權限。
該縣積極與省市編制部門溝通匯報,探索縣行政審批服務局組建工作。參照外地先進經驗做法,結合工作實際,組建縣行政審批服務局、縣政務服務中心、縣數據資源中心、縣現場查勘中心,形成了“一局三中心”的運行模式,將原由21個政府部門負責的281項行政許可事項及47項關聯事項從職能部門統一劃轉至縣行政審批局。審批機構由原來的21個歸并為1個,審批科室由原來的77個減少為4個,審批人員由原來的211人減少為30余人,真正做到“一枚印章管審批”。由藍山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啟動聯合查勘工作機制,聯系相關職能部門在統一時間、統一地點,對法律規定的需現場查勘的審批事項開展現場聯合查勘。對不符合設立要求或存在問題的項目,當場一次性告知并要求整改到位,避免重復查勘,確保審批的精準性,不僅“一枚章管到底”,而且“一枚章管到位”。